每年的第一天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同时人们又为它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天意味着过去的结束也代表着新的开始,人们习惯性的在这个时候总结在刚过去的这一年有哪些收获,计划新的一年里要完成哪些目标。so, let’s do it.

大致数了一下,在刚过去的一年里读完了5本书,没有读完的有6本,要读还没有开始读的书有好几本,博客更新了18篇,这一年读书写字的量算是比较少的。去了长沙、成都、深圳、西宁、青海等几个地方,没有认识新朋友但多了几个新同事。

工作上最大的变动是约等于换了新的工作,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切切实实的用Go语言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项目,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毕竟关注Go有挺长时间了。在AI大火的这一年,学习和做了一些NLP相关的落地项目,也算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要被落下。

过去的一年能反映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有很多:共享经济、feed流新闻、短视频、内容付费、无人驾驶等等。其中内容付费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开启了中国网民获取内容的新篇章,在以前大家对于从网上获取盗版、免费的内容习以为常,现如今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付费阅读的方式渐渐被网民接收,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的内容平台,如得到、喜马拉雅、极客时间、混沌大学等,听说今日头条也将上线一款类似的APP。付费从某种角度来看促进了内容创作与消费这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自己也关注订阅了几个专栏,从内容质量方面来说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那为什么大家愿意为这些内容付费呢,一定程度上可能跟焦虑有关。

这一年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焦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大叔都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我自己也一样。生活成本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社会的快速发展总让人觉得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淘汰。所以每个人都十分的忙碌,抓紧一切碎片化的时间来看新闻、阅读技术文章,但是碎片化阅读并不利于通过逻辑化的思考将所接收到的信息系统的组织起来并在将来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使用,每天都会见到新的新闻、新的技术,但是它跟昨天看到的新闻有什么联系我们并没有想的很清楚,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让人在不断碎片化的信息中被淹没而感到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反而加剧了焦虑不安。所以如果真的对一个东西感兴趣那么系统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读书的重要性,好的书籍或内容专栏内容上都是脉络清晰、有始有终。通过一些书籍或付费内容可以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一种技术、一个领域。有人说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事情的重要性×自己无能为力的程度,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了解,降低不确定性的同时增加自己对其的掌控能力。未知的东西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惧害怕进而变的焦虑,当你看清一个事物的全貌和发展趋势时就不会感到焦躁心里也会踏实许多。所以,18年还是要多读书。

这一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从来不玩游戏的我玩上了王者荣耀,甚至有段时间痴迷于这个游戏,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时间。我发现这款游戏跟赌博有些类似:赢了还想赢,输了还想赢回来,如此下去直到手机没电为止,有时候充电器就在旁边插上电接着玩,简直难以自拔,新的一年不能再沉迷于此,否则太耽误事了。

这一年跑步没有坚持下来,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在小区里跑几步,最多的时候也只能跑5公里,天冷了之后直接就放弃了。相比于跑步熬夜反而变多了,一旦熬夜早上便会起得晚,起得晚就来不及吃早餐,如此恶性循环身体就会一天不如一天,这个得改。

17年初的时候定的目标是聚焦,一个人很难事事都做的好,聚焦在某个点上反而比较容易做成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见过许多东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18年的目标是自律,少熬夜,少放纵自己,按计划行事。

17年最后一个晚上一个人去看了《再见前任3》,电影还不错,看完出来的时候刚好跨过了2017。岁月不饶人,愿我也未曾绕过岁月。再见2017!

最后奉上一首自己训练的神经网络作的诗,愿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虽然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想说啥:

1
2
3
4
5
6
7
8
暖风迎新春,红花不可闻。
不知天上去,不见一人行。
何处见山上,何人无此身。
不知天地外,不得一相看。
一里一行客,何人无旧人。
何人有山寺,一事不无心。
白日多多处,孤舟不是君。
不知人事少,不得不相逢。